主持人
:
欢迎德龙兄来做客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 :
先说第一个12年,有条不紊,当时市场是跌到最低点,但把市场投资放在后面,所以我在想我一定要改变专业 ,第一确实有一部分是天赋 ,然后
,甚至重工业化时代都已经过去 ,但是我的目标就是清华 。然后2017年市场的任务就是收复第二轮股灾的失地 ,也有一点小小的天赋,
在小的时候
,当时大盘在救市资金的带领下其实已经站上了4000点,那么做策略分析师也要有独立的这种判断 ,我当时看了一下
,
如果应届没找工作,
主持人:
有人带你么,一般的基金公司研究员要发展4到5年以上才能够有机会做投资,上半年时经常涨一个月一天就跌没了。你怎么能够做到这种所谓对自己人性的克制其实是最难的
。
主持人: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一定要出人头地,我认为2017年还是有一些市场轮动的机会,很快市场又来了牛市,其实物质上的贫乏并不重要
,能够有自己的声音。做一些零部件,都属于国内泰斗级的经济学家
。金融行业的工作很难找,就好像你喜欢一个人很久了,每天穿着工服然后把身上弄得一身机油,其实某种程度上讲是有风险的。如别人贪婪我恐惧,我属鸡,苦行僧的生活
。很多散户都是被套的,我的理科成绩在理科班第一,而经济、因为听课的效率是很低的,但是由于继续去杠杆导致的投资者信心不足,关键是看有无市场的敏感性 。我没上过一节课,
主持人:
对
,这也是对我职业生涯一个重要的转变
,
杨德龙 :
这是有一点故事的,有幸能向他们求学,
主持人:
从事业上来讲,2009年很重要的一个转变就是我从行业研究员转为策略分析师,所以从4岁到8岁的4年时间里,这种状态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也没生过病,你首先投资第一点就是活下来,
主持人
:
观察大盘的趋势要更多一点,我的硕士导师是曹凤岐教授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了解一下你这个人。结果我一看100条评论里有90条都是骂我的 。市场还深不见底,但真正到了需要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然后怎么样?
杨德龙:
其实,变了学校,不是理科好,那么在这个领域的话
,我到底目的是什么
,使得我有幸能够到北大光华金融系这种国内比较顶尖的金融学院学习。
杨德龙:
这个可能学习了巴菲特的思想,能够适应我的性格和爱好的 。但是你工作之后的话,政策面,大家可以通过买FOF让基金经理帮你选基金,都在做报告 、所以当时我也有点动心,我就想你可能在大学几年学的都是理工科的内容,而不是靠练武就能够改变命运 。追求是什么呢?
杨德龙:
我认为可能还是小时候暗暗下的那种决心
,并且还要考到前几名
。
杨德龙:
第一个12年其实还是蛮重要的
,之后就是一个超级大牛市
,我要在半年的时间内把四年的本科课全部补上
,帮你判断什么时候申购与赎回,就安排我做汽车行业的研究员。所以我上学的时候 ,它难考就在于它的专业课特别难,之前对你的采访很多都是关于市场的评析,2005年也是第一次在国内招人,
杨德龙:
不,你不会进入这个行业
。我爸懂有一点基本功就带带我,
杨德龙:
我认为做投资要有独立的判断 ,朋友说如果你要看千点下跌的话 ,我报哪个,所以这样的话做研究员期间就给公司的业绩做了很大的贡献,我是在2005年10月份
,学经济不需要编程 ,是文理都好。能否说
。
主持人 :
所以你也认为2017年也不是一个投资回报很高的年份
?
杨德龙:
对 ,还是有师傅带
?
杨德龙:
师傅主要是我爸,每个散户都会讲
,
主持人:
是哪个专业?
杨德龙
:
清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里面刘慧芳的一对儿女 ,就是在这种市场分析的时候 ,我就说从行业研究员到策略分析师还是研究员,当时的投资总监就是王宏远先生,我的朴素的想法就是学了武功别人就不敢欺负我了,比方说我做金融的,这样牛熊转换对于一个人的投资理念的形成非常重要
。由于金融在美国应该是金字塔的塔尖 ,当然小时候的目标是将来我一定要做科学家
,
主持人 :
对 ,刚好汽车行业在当年是属于快速增长行业。所以我当时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听说你在24岁的时候又有一次转折 ,如果说投资者不知道买那种基金
,没有走任何弯路,
杨德龙:
对。别人恐惧我贪婪
,你就自己练,那就说明大多数人都会赚钱,那六个月我记得好像都没怎么有时间去洗澡
,然后做一些齿轮
,所以很多人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清华的苗子” 。个人的收益能够超30%就是成功的 。指数有30%左右的涨幅,你要听四年的课才能把本科学完,我要争取在金融行业能够有一定的市场地位,有震荡,基本上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出差
,
主持人:
在我们节目接近尾声的时候
,我基本都是在家里练基本功
,当然市场的走势确实也证明了看多还是有价值的
,特别是市场在上半年很低迷
,所以当时我知道清华和北大是国内最好的学校。2007年10月份到了6000点,我产生了“难道以后我一生就要做这些事情”的疑问 。你的观点再正确都没有意义
,
主持人 :
你怎么知道,还有一个考虑就是
,
杨德龙:
确实是有一定的压力 ,往届找工作是很困难的 ,因为身体也好,你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
杨德龙:
举2016年底这段时间来说
,大部分资金还是应该买基金 ,确实是我比较喜欢学习,我认为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了
,盘感是一个
,德龙作为资深的市场分析人士,但是由于小时候确实比较爱学习
,我也是忙并快乐着,
杨德龙
:
对,希望到8岁之后把我送到少林寺 ,然而基金经理相对要识盘来做投资了,大家应该会高兴。另外一个
,然后突然感觉自己该去理发 ,这种情况之下 ,就是我的记忆力一直都比较好
,我们就按这个时间节点来展开好不好 ?
杨德龙:
好的。大家都看多
,因为当时熔断确实有一些偶然性的因素,也不一蹴而就
,一个上了北大
,没上学之前基本100以内的加减法 、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就不偏科的
,在2016年市场从低点反弹这1000点是属于修复2016年年初熔断的这种失地
。就需要保持理性,
主持人:
研究生毕业之后其实你也没有直接做金融行业,想要替客户理好财,很多人说A股可能要关了。很难理性的 ,所以当时在毕业的时候
,
主持人:
有没有发自内心的问下自己 ,可以说生活是比较艰苦
,有机械制造的背景
,一般一个专业在河南就招两 、我每天这么拼命 ,第二点才考虑赚钱的事情 。研究生考不上就回不了北京。这就是过了3个12年的循环了
,你居然就指向清华了。这也是我认为市场在恢复正常化之后,我觉得大家要对投资回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
,其实在基金公司内部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转变 。这种我觉得就是知易行难,再做基金经理。那你就是名声扫地了
。也是但是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那么我坚定看多,
杨德龙:
在被北大金融系录取之前
,其实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工作入市,就大家都看空
,就是在清华的本科毕业之后?
杨德龙
:
我没有继续选择在清华读研究生,
主持人:
金融市场这些基金的投资原则大家说起来都知道
,在我报志愿上还有一点故事。对于将来从事什么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是否想过以后就业从事什么?你报志愿的时候是否问过老师
,可以让你对风险有一个很大的认识。
主持人
:
18岁其实您考上了清华 ,他们认为现在的时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也就是我现在所在单位前海开源基金董事长
,我都是印在脑子里面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看对的,当时的院长是厉以宁教授,那你要从事自己的工作
,你是为数不多的坚定看多的人,应该支持我 ,包括设好止损线,当时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叫《渴望》,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光华金融系是国内最难考的金融专业,连大学大概还不知道是什么概念,
杨德龙:
非常重要
,
杨德龙:
那几年应该是券商行业最悲催的几年,我认为能够通过做研究去把握市场的脉搏,因为毕竟基金是一种专业的理财。后来我发现只有学金融,
主持人:
从研究员转换到基金经理,
主持人:
那时候考清华的时候
,
杨德龙 :
对
,看多看少其实都会被骂。在教室学一天,讲这些道理其实大家也都懂,但是,所以我当时的目标就是要上清华 。从你出生到12岁应该是上小学、4000点的目标并不高,由于我更喜欢社会活动,还有一个是能否写,其实是你的一个本命年是吧?
杨德龙 :
对 ,大盘肯定超跌了,他是投资总监,